中国教师资格考试网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动态 > 正文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名词解释归纳

点击数:507 发布时间:2025-09-02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名词解释归纳


推荐信息:教师资格证报名网址 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 教师资格证考试考哪几科 报名要求

中公教师招聘考试全国巡讲在线预约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与教学信息的相互用途获得常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进步: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筹备:是指学生原有些常识水平或心理进步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常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生活理、心理进步的水平和特征。

4.重点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锐,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非常小或没影响,这个时期称为重点期。

5.近期进步区:维果斯基觉得,儿童有两种进步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马上达到的进步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近期进步区。近期进步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状况下,借用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一个人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事实上是两个邻近进步阶段间的过渡状况。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不同的综合心理特点。

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与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觉得,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法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上一篇: 下一篇: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中国教师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官网,为您提供2025年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与科目,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服务。

Copyright(c)2018-2025 中国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s://www.fugcbb.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中国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s://www.fugcbb.com/) 版权所有